潘為娟生活照
  齊魯網濟南4月11日訊 潘為娟,一個普通人的名字,在莒縣城陽街道小湖村居民的心中卻有著強烈的震撼作用,這種震撼不是來自“轟轟烈烈”的壯舉,而是來自潘為娟長期以來對前夫不離不棄,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前夫病故後對前夫父母一如既往的孝心。丈夫久病卧床,她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著苦和累。前夫亡故,她一如既往的照料公婆,用柔嫩的雙肩撐起了整個家。她孝敬老人和自強不息的事跡深深的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並呼喚著我們要孝敬和關愛自己的父母和親人,孝敬一切需要孝敬和需要關愛的人。
  丈夫去世她留守,今年四十歲的潘為娟曾經也有過幸福美滿的家庭。丈夫能幹,女兒聰明漂亮,兒子乖巧聽話,公婆能幫助料理家務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樂融融,確實是一個人人羡慕的家庭。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兒子剛剛兩歲的時候,丈夫突染重病。噩耗傳來,猶如晴天霹靂。“感覺整個天都塌下來了”潘為娟說,“我們全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一場”。丈夫去世後她毅然選擇了“留守”,肩負起整個家庭的重擔,一如既往地照顧公婆。面對災難,潘為娟變得的堅強起來,她憑著一雙靈巧的雙手,艱苦創業,一邊照料病倒的公公和婆婆,一邊挑起了伺候公婆和撫養孩子的重擔。她把家裡家外的大事小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即使有委屈也從來不讓公婆發現,以免他們操心,她還經常和公婆談心,讓公婆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情。潘為娟認為人都有老的時候,照顧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她以一個純粹淳樸女人的秉性踐行著“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行”的神韻,盡全力照顧好兩位老人。公婆也是明理的人,深知她生活的艱辛與一個人的不易,常常勸她改嫁。但是堅強的潘為娟體諒公婆喪子的悲痛,選擇繼續留守。
  上天總是眷顧善良的人。2011年,潘為娟拗不過公婆的勸說,與於善慶再度結成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於善慶是一個善良有擔當的男子漢。當他瞭解到潘為娟的情況時,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患難與共。他們把新家安在了潘為娟前公婆的旁邊,兩人一起悉心照料起老人的生活。陪老人聊天,買老人愛吃的,給老人做新衣服,甚至還為老人安裝了空調,數字電視,一家人其樂融融。2013年國家出台失地農民可辦理養老保險的政策,潘為娟便與丈夫商量著要為前夫的父母買上養老保險讓老人的生活更有保障。丈夫深明大義,堅決支持。前夫是弟兄三人,本來買保險可以三家公攤,可是夫婦倆體諒前夫兄弟,毅然掏出自己辛苦積攢的六萬多元為老人買上了保險,他們的孝行讓鄰裡交口稱贊,也感動著小湖村的老老少少。兩位老人感動的逢人便誇:他們撿了個兒子比親兒子還孝順,兒媳比親閨女還親。體諒到小兩口的不易,兩位老人也力所能及的幫他們接送孩子,做做飯,減輕他們的負擔,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也越來越好。
  潘為娟不但是敬老愛老的典範,而且也是個自力更生,勤儉持家的能手。家人要生活,孩子要讀書,她正視生活的各種困難,勇於面對現實,她學過裁剪,心靈手巧,憑著自己對生活的一腔熱愛,艱苦創業,從一間不足十平米的小平房,到現在幾十平的沿街鋪面,她用自己的真誠和手藝贏得的大家的認可和尊重。丈夫於善慶也踏實肯乾,吃苦耐勞。兩位老人更是勤儉節約。一家人用心經營著這個愛的港灣。
  苦盡甘來,和睦致遠。幾年的艱辛與努力,工作漸順,日子漸好。一家人的努力與對生活的認真也深深的感染著三個孩子。大兒子常常說是潘媽媽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家,在這個家裡,他有可愛的弟弟妹妹,有可敬的爺爺奶奶。潘為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她常常感謝上蒼在她無助的時候有賜給了她依靠的臂膀,她也常教育孩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要求孩子懂得珍惜,刻苦學習,忠誠做人。如今,大兒子,女兒已經上了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小兒子也上小學三年級了,在他的童年裡,幸福和歡樂是主旋律。
  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常人是無法想象曾經有多少苦多少磨難。往後的人生艱難路程還很長,可一家人的心裡對生活卻充滿了希望。在她們的身上我們感受到的是永不歇息的勁頭。他們為彼此,為家庭和睦所作出的貢獻,受到大家的好評,也為我們爭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模範樹立了榜樣。  (原標題:日照潘為娟留守亡夫家庭 改嫁仍孝敬前夫父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q56nqdv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